【記者報導】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於2024年11月24日在亞塞拜然巴庫圓滿落幕,並通過了一項歷史性草案決議。該決議要求發達國家在2035年前每年提供至少3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並呼籲公私部門合作,未來十年動員1.3兆美元,用於支持全球綠色轉型。這項突破性成果不僅為全球氣候行動帶來新動力,也對台灣企業的營運與策略產生直接影響。
全球氣候資金承諾:台灣企業的挑戰與機遇
COP29草案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大幅提升全球氣候資金目標,這對台灣企業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
1. 碳費與碳市場壓力
碳費制度即將實施:根據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將於2025年正式上路,首批涵蓋高耗能產業(如半導體、石化、水泥等)。企業需面對額外營運成本,並加強碳排放管理。
國際碳市場規範化:COP29推動全球碳交易市場規範化,要求參與企業遵守更高標準。這意味著台灣出口導向企業需確保其供應鏈符合國際環保要求。
2. 再生能源需求提升
COP29呼籲2030年前將全球再生能源容量提升至2022年的三倍。台灣作為亞洲離岸風電領域的領導者,將有更多技術出口機會。同時,高耗能產業需加速向綠色能源轉型,以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3. 綠色金融參與
草案強調動員公私部門資金支持綠色轉型。台灣企業可藉由參與國際綠色金融計畫(如綠色債券或氣候基金)獲得融資支持,但需提升ESG(環境、社會及治理)表現以吸引投資者。
供應鏈責任與國際競爭力
COP29重申「公正轉型」原則,要求企業在減排過程中兼顧社會責任。對於台灣出口導向產業而言,這意味著:
必須確保產品符合歐美市場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
在供應鏈管理中避免涉及人權風險(例如原材料開採),以維持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專家觀點:台灣企業如何應對?
專家指出,COP29草案決議將促使台灣企業加速低碳轉型並提升國際競爭力。具體建議包括:
投資低碳技術:加速採用綠色氫、碳捕捉技術及能源效率提升方案。
強化碳排放管理:建立全面的溫室氣體監測和報告系統,以符合國際規範。
參與綠色金融:積極申請國內外綠色融資計劃,加強ESG表現以吸引投資。
結語
COP29草案決議標誌著全球氣候行動進入新階段,也為台灣企業帶來了挑戰與機會。在全球低碳經濟轉型的大潮中,如何平衡環境責任與經濟發展,將成為台灣企業未來十年的關鍵議題。
參考文獻:
熱門文章: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