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海嘯來襲!! 中國限制出口七種稀土金屬,全球高科技產業與軍事供應鏈拉警報

  • 作家相片: tenlife2019
    tenlife2019
  • 2天前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已更新:17小时前

2025/4/4 記者╱特稿整理

中國政府在4月4日宣布,將從4月10日開始對所有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加徵34%的關稅,作為對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的反制。同時,中國也祭出另一項重磅措施:限制出口七種中重稀土金屬,包括釤(Sm)、釓(Gd)、鋱(Tb)、鏑(Dy)、鑥(Lu)、鈧(Sc)和釔(Y)。這些金屬被廣泛應用在國防、能源、醫療、電動車和電子產品等高科技領域。

這項政策不僅是對美國的貿易反擊,也讓全球許多產業陷入不安。稀土金屬被稱為「工業維他命」,雖然每次使用量不大,但對產品性能至關重要。中國掌握全球約90%的稀土金屬精煉與供應能力,因此這項出口限制被視為可能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的重大行動。

稀土元素,一組包含十七種金屬元素,由於其獨特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對於從消費電子產品到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等廣泛的現代技術至關重要。
稀土元素,一組包含十七種金屬元素,由於其獨特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對於從消費電子產品到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等廣泛的現代技術至關重要。

一、稀土金屬在哪裡用?一旦短缺,後果不小

稀土金屬元素的詳細應用

  • 釤(Sm): 原子序為62的釤,以其在醫療、磁性材料和核能領域的應用而聞名。 在醫療領域,放射性同位素釤-153用於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標靶治療藥物。 這突顯了對癌症治療可及性的直接影響。此外,釤還用於核磁共振(MRI)掃描儀,這是一種關鍵的診斷工具。 此應用將釤與醫療設備產業聯繫起來,該產業也受到釓管制措施的影響。   釤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生產釤鈷(SmCo)磁鐵。 這些磁鐵具有卓越的耐高溫性,超過700°C,使其在軍用雷達、衛星通訊系統和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等應用中不可或缺。 軍方在隱形飛機和導彈導引系統中對釤鈷磁鐵的依賴,突顯了這些出口管制的國家安全影響。 在某些嚴苛的環境中,釤鈷磁鐵的高溫穩定性優於釹磁鐵。   

    在核能領域,釤-149作為核反應爐控制棒的關鍵材料,有效地調節中子的吸收效率,確保核能發電的安全和效率。 除了這些關鍵領域外,釤還應用於磁記錄媒體、各種類型的感測器、致動器、放大器,甚至磁浮列車,展現了其多功能性。 釤的一些關鍵物理和化學性質,例如其高熔點(約1072°C)、抗氧化性(形成薄的保護層)以及某些同位素的吸中子能力,是其被選用於這些特定且要求嚴格的用途的根本原因。   

    為了突顯釤鈷磁鐵在某些應用中的具體優勢,特別是與釹鐵硼(NdFeB)磁鐵相比,下表提供了一個比較概述:

特性

釤鈷 (SmCo)

釹鐵硼 (NdFeB)

磁力強度

非常強

溫度穩定性

極佳(高達 350°C 以上)

良好(高達 180°C)

耐腐蝕性

非常好

差(需要塗層)

矯頑力(抗退磁能力)

成本

較高

較低

脆性

較脆

常見應用

高溫馬達、航太、軍事、感測器

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消費電子產品

  • 釓(Gd): 原子序為64的釓,因其在醫學影像中作為核磁共振造影劑(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s, GBCAs)的核心成分而廣為人知。 這些造影劑能增強內部器官、血管和組織的顯影效果,顯著提高腫瘤和神經疾病的診斷準確性。 因此,限制釓的出口可能會直接影響關鍵核磁共振診斷的有效性和可及性。線性GBCAs雖然有效,但與巨環類藥劑相比,在體內組織中沉積釓的風險更高,這可能會在供應受限時影響造影劑的選擇。與釤類似,釓也因其吸收中子的能力而被用於核反應爐的控制棒,有助於核電廠的安全運行。 此外,它還應用於磁致冷冰箱,提供更環保的冷卻技術,並作為特種鋼合金的添加劑,增強其強度和耐用性。 在航太和國防領域,釓被用於飛機引擎和燃氣渦輪機的高溫合金中,提高其抗氧化性並在極端條件下保持強度。   

    釓在各種電子和光學技術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被用於磁光儲存媒體,如CD、DVD和藍光光碟,以及LED螢幕和平面顯示器,有助於高密度數據儲存和鮮豔的視覺品質。 此外,它還被用於半導體沉積製程和光學元件的製造,使其與半導體產業息息相關。 釓的新興應用包括其在量子計算中的潛在用途,其獨特的量子特性正被探索用於量子位元,以及在超導領域,研究重點是其在較高溫度下表現出超導性的能力。   

    稀土金屬一旦短缺,後果不小
    稀土金屬一旦短缺,後果不小
  • 鋱(Tb): 原子序為65的鋱,主要因其發光特性而受到重視,使其成為LED照明和各種顯示技術中綠色螢光粉的關鍵成分。 其發射鮮豔綠光的能力對於創造全彩顯示器和節能的LED白光至關重要,當與紅色和藍色螢光粉(通常使用銪)結合時,可調節白光的色溫。 這種應用突顯了鋱在全球轉向永續照明解決方案中的重要性。儘管提高鋱基螢光粉效率和探索替代品的努力仍在進行中,但在實現高顯色指數(CRI)照明方面,鋱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可替代。   

    除了照明和顯示器外,鋱還是Terfenol-D的關鍵成分,這是一種由鋱、鏑和鐵組成的獨特合金,具有極高的磁致伸縮性。這種特性使其在聲納系統和精密感測器中非常寶貴,在這些應用中,材料會根據磁場的變化而改變形狀。 鋱還用於生產電動馬達(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和風力渦輪機中的馬達)的高性能磁鐵,有助於在高溫運行條件下維持性能。 在某些情況下,鋱可用於替代釹磁鐵中的鏑,以增強其熱穩定性。   

    中國目前開採了全球超過95%的鋱供應量
    中國目前開採了全球超過95%的鋱供應量

    鋱的其他應用包括作為固態設備和高溫燃料電池的摻雜劑、歐元紙幣的防偽措施、用於改善數據傳輸的雷射和光纖,以及用於增強強度和耐用性的合金鋼和不鏽鋼。 它還用於核反應爐和各種軍事技術,如雷達、聲納和電子戰設備。 關於鋱的一個重大擔憂是,中國目前開採了全球超過95%的供應量,這在全球供應鏈中造成了巨大的脆弱性。   

  • 鏑(Dy): 原子序為66的鏑,主要因其作為釹鐵硼(NdFeB)磁鐵的添加劑而聞名。 當與釹合金化時,鏑顯著提高了磁鐵的耐熱性,使得這些磁鐵對於電動汽車馬達和風力渦輪機的高效運行不可或缺。 這使得鏑成為廣泛採用綠色能源技術的潛在瓶頸。儘管早期NdFeB磁鐵含有高達30%的鏑和鋱,但技術進步已將現代高性能磁鐵中的含量降低至約4%。   

    超純鏑用於晶片電容器的生產,這是輝達等公司生產高階晶片的關鍵組件
    超純鏑用於晶片電容器的生產,這是輝達等公司生產高階晶片的關鍵組件

    在半導體產業中,超純鏑用於晶片電容器的生產,這是輝達等公司生產高階晶片的關鍵組件。此應用突顯了這些出口限制可能對先進運算技術產生的影響。鏑在消費電子產品中也至關重要,它被用於智慧型手機(用於振動馬達、揚聲器和自動對焦機構)、平板電腦和硬碟驅動器中的磁鐵,實現了這些設備的小型化和性能提升。   

    該元素在軍事和國防應用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包括用於精確導引飛彈(巡弋飛彈、反艦飛彈、地對空飛彈)、導引飛彈的導引系統以及高功率電氣設備,利用其承受高溫的能力。 與其他受限制的稀土元素類似,鏑因其優異的中子吸收特性而被用於核反應爐的控制棒,有助於反應爐的安全。 此外,鏑還應用於雷射、照明技術(特別是在提供卓越亮度的強效放電燈中)、數據儲存設備、各種類型的感測器、需要高耐熱性的航太合金以及先進陶瓷。 一個主要的擔憂是,中國主導著全球鏑的供應,估計佔世界產量的95%,這使得依賴該元素的產業極易受到中國出口政策的影響。   


  • 鑥(Lu): 原子序為71的鑥,是鑭系元素的最後一個元素,在航太和能源領域有特殊的應用,包括用於中子活化分析。 這項技術在科學研究以及航太組件的材料測試中都很有價值。鑥也作為石油精煉過程中的催化劑,例如烴裂解、烷基化、氫化和聚合,在石化工業中發揮作用。在材料科學方面,鑥用於特種合金和先進陶瓷,包括鑥穩定的氧化鋯,其在高溫下表現出卓越的強度和穩定性,使其適用於航太應用的熱障塗層。 此外,鑥是高科技醫療設備(如正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偵測器)的組件,其中鑥氧矽酸鹽(LSO)和鑥釔氧矽酸鹽(LYSO)晶體在實現卓越的解析度和影像品質方面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放射性同位素鑥-177(Lu-177)已成為標靶癌症治療的重要工具,特別是用於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和晚期前列腺癌。 臨床試驗已證明,在接受Lu-177 PSMA治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PSA反應率顯著,生存期延長。 儘管鑥具有寶貴的應用,但由於其提取和分離的挑戰性,它是最昂貴的金屬之一,這限制了其廣泛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鑥-177(Lu-177)已成為標靶癌症治療的重要工具
    放射性同位素鑥-177(Lu-177)已成為標靶癌症治療的重要工具
  • 鈧(Sc): 原子序為21的鈧,因其與鋁合金化後產生的顯著效果而備受讚譽,能顯著提高這些合金的強度、耐熱性和耐腐蝕性。 這使得鈧對於航太工業至關重要,在該產業中,輕質且耐用的材料對於飛機組件至關重要,從而提高了燃油效率和性能。 像Scalmalloy這樣的鈧鋁鎂合金被空中巴士和波音等公司用於3D列印飛機零件,展現出更強的抗損壞能力和減重優勢。 歷史上,鈧合金也曾用於蘇聯的米格戰鬥機。 汽車工業也受益於鈧增強的鋁合金,用於輕量化零件,有助於提高燃油效率。   

    除了航太和汽車工業外,鈧還應用於高性能運動器材,如棒球棒、自行車架和長曲棍球棒,利用其輕便和堅固的特性。 在國防領域,它被用於製造軍用飛機、裝甲車和各種國防組件。 鈧在電子和科技領域也發揮作用,包括用於電子組件的薄膜沉積製程、電子陶瓷、雷射和LED照明。 鈧的放射性同位素用於醫學診斷,如正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成像。 在能源領域,鈧有助於提高燃料生產和能量轉換中某些化學反應的效率,並且作為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s)的摻雜劑,提高其效率和穩定性。 儘管鈧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鉛或貴金屬更豐富,但它在自然界中很少富集,使得商業級的獨立資源並不常見。目前正在努力從其他工業製程的廢物流中永續地提取氧化鈧。   


  • 釔(Y): 原子序為39的釔,應用廣泛,尤其在航太和能源領域,用於雷射晶體和高溫超導體。 釔鋇銅氧化物(YBCO)是一種含有釔的著名高溫超導體,應用於核磁共振儀、電網和科學研究。 YBCO在低於其臨界溫度時能以零電阻傳輸電力,這使得磁浮列車等應用成為可能。 然而,YBCO在核磁共振方面存在限制,難以實現高空間均勻性和時間穩定性的磁場 ,而在磁浮系統方面,則存在臨界電流密度和整體穩定性的問題。   

    在電子領域,釔用於電視和LED顯示器的紅色螢光粉,有助於呈現鮮豔的色彩。 它也用於製造釔鐵石榴石,這種材料在過濾微波方面非常有效,是雷達系統和通訊設備的重要組件。 釔的醫療應用包括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釔-90進行放射治療,以治療某些類型的癌症,以及由於其強度和生物相容性,將釔穩定的氧化鋯用於牙科植入物和其他醫療設備。 在材料科學方面,釔被添加到鋁和鎂合金中,以提高其強度和抵抗高溫和氧化的能力,使其更適合航太和汽車工業。 它也用作釩和其他非鐵金屬的脫氧劑,並用於催化轉化器以減少車輛的有害排放。   

元素

主要應用

影響產業

釤(Sm)

醫療放射治療(Sm-153)、釤鈷磁鐵(軍用雷達、高溫馬達)、核反應控制

國防、電動車、醫療

釓(Gd)

MRI顯影劑、磁致冷合金、核能控制棒

醫療設備、核電

鋱(Tb)

綠色磷光體、Terfenol-D磁致伸縮合金

顯示器、聲納、精密傳感器

鏑(Dy)

釹鐵硼永磁體的耐熱強化劑、半導體晶片電容器

EV、風力發電、半導體

鑥(Lu)

中子探測、雷射晶體、放射分析

核能、航太、科研

鈧(Sc)

鋁合金強化(輕量化結構)、雷射

航太、衛星

釔(Y)

雷射晶體、陶瓷電容、高溫超導體

綠能、電子、軍用通訊

二、全球產業鏈的三重衝擊

1. 高科技產業的隱性依賴暴露

  • 半導體與先進封裝:鏑為晶片中的高容電容層關鍵元素,對台積電與三星先進封裝(CoWoS)造成潛在瓶頸。

  • 電動車驅動系統:特斯拉、比亞迪所使用的高性能稀土永磁馬達(釹鐵硼+Dysprosium)將面臨原料成本劇烈波動與庫存壓力。

  • 醫療影像設備:釓為MRI對比劑的主成分,西門子、GE Healthcare等製造商恐須尋求替代金屬或加快回收體系佈局。

2. 國防科技與地緣風險升溫

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五角大廈資料指出,美軍超過1,200種武器系統依賴含稀土磁性材料的零件,包括F-35戰機推進系統、海軍聲納模組、愛國者飛彈導引系統等。美國國防部已將此次管制視為「可能影響戰略威懾力」的重大事件。

  • 北美企業重組壓力上升:加拿大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 已宣布出售中國稀土提煉業務股份予盛和資源,反映供應鏈去中化壓力與中國稀土精煉壟斷的結構性難題。

3. 市場價格劇震與技術替代加速

  • 鏑價已在中國內部交易市場突破每公斤6,840新台幣,預計第二季仍將續漲。

  • 日本大同特殊鋼、歐洲Vacuumschmelze、麻省理工等機構,已投入「無稀土磁鐵」技術開發,如鐵氮化物磁材(Fe-N)鋅錳基替代材料等,有望於5~10年內初步取代部分軍用/EV用途。

三、歐美日積極找替代方案 想降低對中國依賴

這次中國的稀土政策也讓美國、日本與歐洲國家更加警覺,紛紛啟動對策。美國的MP Materials與澳洲的Lynas都在擴建工廠,希望在中國以外建立自己的稀土供應鏈。加拿大Neo Performance也在歐洲運營精煉廠,提供區域內企業所需的稀土材料。

除了尋找替代產地之外,日本和歐盟還大力投資稀土金屬的回收技術,並嘗試開發不依賴稀土的新材料與設備設計。例如日本經濟產業省設立戰略儲備,支援企業回收舊磁鐵和研發無稀土馬達;歐盟則將中重稀土列為2025年起最優先保護的原物料之一,未來可能還會設立專門基金支持礦產開發和回收。

雖然要完全擺脫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並不容易,但專家指出,這一波供應鏈重組可能會帶動全球在材料科學、資源回收與環保製程上的創新投資,有助於長期建立更安全、永續的工業體系。

總結:一場科技與資源的全球競賽正在展開

中國這次限制稀土出口,已不只是單純的貿易報復,而是開啟了一場關於科技供應鏈與資源安全的全球競賽。在淨零碳排、能源轉型與高科技發展的浪潮下,稀土的角色愈發關鍵。各國企業與政府將面對原料來源重整、成本上漲與技術升級的多重挑戰。

未來五年內,如何降低對單一供應國的依賴,並平衡經濟與國安風險,將成為各國決策者與產業領袖的重大課題。而這場圍繞稀土的「看不見的戰爭」,也將牽動全球綠能、軍事、醫療與通訊的未來走向。


參考資料


近期熱門文章



 
 
 
bottom of page